|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 意见反馈 | 手机版
建筑装潢网
服务热线:4000168068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关注 » 正文

京津冀一体化难题:产业如何谋篇布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18  来源:中国建筑装潢网  作者:中国建筑装潢网  浏览次数:552
核心提示:  在国家版图中,京津冀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但是总人口占全国的7.9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9%。京津冀已经成为继长三角

  在国家版图中,京津冀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但是总人口占全国的7.9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9%。京津冀已经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个最具活力的城市群。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出新的增长极点成为动力释放的关键。而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督阵”的重大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

  在一体化的过程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产业的谋篇布局。三地如何协调分工,从而实现合力最大化,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产业布局生变

  在历史上,京津冀三地各有其产业特点。官方资料显示,三地在10年前就已经形成自己的产业分布特征。

  概括来说,河北省基本是以钢铁产业、煤炭产业、电力产业、轻工产业为主,即第二产业为主导。

  北京作为人力资本中心、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大批优秀人才聚集在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围绕自身的教育、文化、科技这些核心资源来发展壮大产业。

  而天津依靠天津港,本身又具有非常好的工商业基础、制造业基础,虽然赶不上北京的高端服务业,但其先进制造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的加工环节具有优势。

  如今10年过去了,京津冀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北京依靠自身优势“一枝独秀”,地区发展失衡严重。

  目前的北京,各种资源趋近饱和,为了更加优化经济结构,需要退出一部分行业,留出这部分空间继续升级产业结构;对天津来说,突破瓶颈、实现新一轮腾飞的愿望十分强烈;而河北方面,接纳一些行业的同时也是实现再升级,逐步实现整个区域的平衡。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近期撰文称,如今京津冀将要面临的任务是在大区域内的产业功能定位。近两年来,李国平的研究团队承担了教育部《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的研制。这份报告中指出,京津冀三地仍需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强调分工和定位,即北京是一个知识型区域,天津是一个加工型区域,河北是一个资源型区域。

  机制协调为主

  在接近一年的博弈中,产业的转出和承接是三地间最敏感的话题。一名专家曾称,这也是最难以协调的死穴。“都想留着好的、高新的产业,对自身定位还不是十分清楚。”

  李国平认为,从这三者的经济发展程度看,北京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河北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基于这个基本分工,京津冀形成了一个大体系,有服务业主导的,有加工业主导的,有资源型主导的,形成一个总合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研究和协调中,三地对自身的定位正逐步清晰。北京提出建设知识型加服务型区域,发展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高端服务业;天津提出充分发挥服务型资源作用,服务业在整个经济比重里也逐渐上升;随着北京逐渐退出一般的制造业,其中包括部分的高端制造,加上天津因为土地资源有限而无法接收的制造业,河北也已经走向资源加工的产业结构。

   有消息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整体方案已初步形成,预计将在7月正式出台。据媒体报道,方案将主要侧重于京津冀间的产业布局协调机制、承接产业职能机制等,重点发展的领域是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三大区域。研究机构认为,多城协同发展,必定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崛起。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京津冀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我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增长极。

  与此同时,不少市场人士还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将带动天津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分析人士指出,天津承接世界各地外商的投资,需要建设中央商务区。而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高端产业的转移,也必然带来人口迁徙,从而促进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区域优势还是从产业基础来看,天津滨海高新区都已具备打造新中央商务区的先天条件。

  相关

  产业承接争夺升级

  “‘动批’等市场争夺只是一个缩影,随着北京资源向外的进一步疏解,这种争夺会更加激烈。”国家发改委下属研究机构一名长期从事区域研究的人士称,外迁企业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将成为各地争夺的焦点。

  不少专家认为,要实现多赢局面,唯一的办法是真正让市场说话,否则,迁移也好,转移功能也好,都会产生经济不必要的损耗,实施效果也不理想。

  天津:多维度吸引优质产业

  为了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和吸纳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天津在大力推行政策改革的同时,更着力于打造样本名片。滨海新区的桥头堡效应正逐步显现,而以“高银金融117大厦”等建筑为标志的新金融中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 建筑装潢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3756号

©2013 建筑装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中文网址:中国建筑装潢网.com
本站通用网址和无线网址:建筑装潢
服务邮箱:690241594@qq.com   
安卓版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