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 意见反馈 | 手机版
建筑装潢网
服务热线:4000168068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经济 » 正文

杭州一施工工地发现大量宋元瓷器瓷片 近百人挖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1  来源:中国建筑装潢网  作者:中国建筑装潢网  浏览次数:509
核心提示:  谁都不知道这一锄头下去会碰到什么,或者仅仅是一团南宋遗留的泥巴,也可能是北宋龙泉窑葵口碗的一个碎片——一群近百人的队

  谁都不知道这一锄头下去会碰到什么,或者仅仅是一团南宋遗留的泥巴,也可能是北宋龙泉窑葵口碗的一个碎片——一群近百人的队伍抱着对一夜暴富的向往,在杭州城南一个施工工地挖掘了一个多月。
  大量宋元时期精美瓷片出土,至少十件完整瓷器被挖走……
  戴头灯、扛锄头、背布袋
  近百人翻墙进工地连夜挖宝
  工地围墙外是逐渐平静的马路,围墙内是越来越热闹和亢奋的挖宝人群——杭州城南一个建筑工地内,夜晚10点开始就会有人聚集,他们戴着头灯,扛着锄头,肩上还斜背一个布袋,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土层中的龙泉窑、越窑瓷器、瓷片。
  “这个地方每天晚上人很多的,一挖就是一晚上,挖了好久了。”前天,杭州市民蒋女士给本报96068热线打来电话,她说这个建筑工地上有很多人在挖宝,还有人挖出了不少宝贝,听说值很多钱。
  蒋女士担心的是,如果真是宝物,这些就该归国家所有,不应该就这么被人随意挖走。
  根据蒋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于前天晚上零点左右顺利找到了这个工地。
  围墙外的马路上行人不多,喧嚣的城市已经开始渐渐平静。
  “昨晚运气不好啊,除了瓷片还是瓷片。”有两个男人边交谈边走过来,“是的,今天如果能出一件完整器就好。”两人都戴着头灯,扛着锄头,向工地东面走去,一个转弯就不见了人影。
  记者赶紧跟了上去,并遇到了一个正在翻墙的小伙子。小伙子姓吴,二十五六岁,河南人。他没有带锄头,只是来看看土(看土:观察土层中有价值的东西多不多)。“完整器不多的,昨天晚上只出了一件完整器‘素烧观音’,其他的没有听说。”小吴把记者当成了来工地收购瓷器的老板,很关照地带记者进入了工地。
  走过多根混凝土底层圈梁,再顺着湿滑的泥土下行六七米就是他们的挖宝地——这里应当是地下一层的施工工地,约七八百平方米的施工面上堆着高低不等的泥土并造成了1~8米左右的落差。一束灯光就是一个人,五六个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单独挖着,声响很小,彼此之间也没有交谈声。
  随着夜幕深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记者头顶的圈梁并下到这个“致富工作平台”上来。“这是南宋的,没有什么价值,最多只能卖一两块钱。”“这个黑陶还不错吧,年纪是很老了,工艺差一些,如果你要,1000元拿走。”
  晚11点半,这个工地上至少有30人在挥锄挖宝,不少人已经小有收获;到次日零点半,工地上的人数暴增至80~90人,这时的工地上已经是头灯一片了;昨天凌晨1点半左右记者离开时,挖宝人达到近100人,几乎每个人的布袋里都已经装了些瓷器、瓷片。
  他们基本都是职业挖宝人
  挖到的多是些瓷器碎片
  黑的是土,白的是瓷片,随便踢一脚,随手翻一块土都能找到一两片大小不等的瓷片。顺着土层断面从上往下看,能清楚地找到各个年代不同风格的瓷片,但经过一两千年的挤压,绝大部分瓷器都已经被压碎。
  “哎呦,碎了,碎了。”一声惊呼下引来了不少围观人,一件被断代为北宋龙泉窑的葵口碗瞬间变成了瓷片。
  挖宝人姓杨,他是个体户,他找到的这个断面可能是当晚最好的风水宝地。“可惜了,这里的土被压得太实了,混凝土一样硬,不然今晚我就可以有大收获了。”他说自己在这个工地挖了已经近1个半月,他看到的出土完整器已经超过十件,包括越窑碗、龙泉盆、碟和素烧观音。
  这个工地上的近百号人都是专业在工地淘挖瓷片的,来自江西、安徽和河南,有条件的会三五人组成一组,获利后也是集体平分;单个掘宝的,自己既是打工者又是老板,一年能碰到一件品质较好的完整瓷器就足够了。
  25日夜、26日晨的几个小时内,记者看到挖出的完整器少之又少,除了一个黑陶罐外就是一个拳头大小的类似“龙首”的龙泉青瓷笔搁。

 
关键词: 建筑装潢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3756号

©2013 建筑装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中文网址:中国建筑装潢网.com
本站通用网址和无线网址:建筑装潢
服务邮箱:690241594@qq.com   
安卓版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