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消费者购买商品要经过工厂→商家→消费者三种过程,而“工厂店”采用从工厂直接到消费者的直销模式,省去了繁杂冗多的中间环节,使消费者购买更加的便利,价格也更为便宜,这极具优势的“工厂店”模式,让不少家具品牌企业开始涉足,打造更为直观的全线产品展示厅,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和经销商对企业的信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开设“工厂店”,“工厂店”的销售模式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呢?
原因:多重因素影响家具品牌开设“工厂店”
近年来,家具品牌商在布置展厅时,越来越重视体验感,他们力求将店面布置出家的氛围。因为不能简单的罗列摆放,所以像荣麟家居、曲美家具、非同家具等绝大部分知名家具品牌,几乎都面临着卖场内一家店面难以容纳全线或多个产品系列的现象。
据了解,像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知名家居卖场给到一家一线家具品牌的店面面积大概在20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左右,这种规格的店面,一般只能容纳2至3个产品系列,想要将此品牌旗下的各个系列产品全部展示出来,几乎不太可能。“为了更好地利用本就有限的展厅空间,企业在布店的时候,会根据卖场之间在定位上的差异,以及周边居民的消费水准,来安排哪个系列的产品入驻哪家门店。”百强家具总裁陈晓太表示,消费者在卖场里看到的,只是企业某个或者某几个系列的产品,并非全貌。
让客户看到品牌旗下全线产品,是陈晓太打造“工厂店”的初衷。百强家具在顺义拥有占地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陈晓太特意在这里开辟出近4000平方米的双层空间,作为品牌的旗舰展厅,该品牌旗下七大系列产品在这里均能看到。
矛盾:“工厂店”利弊共存
事实上,比起独立的家居卖场店,工厂店拥有更大的空间展示家居企业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的自有家具产品。从独立的国际店到今天的工厂店,家居品牌商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转变?这是否预示着未来的他们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回自有产品呢?对此陈晓太的说法是,不论是店中店、独立店、还是工厂店,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存在彼此替代的问题,自然更称不上什么转移。但是外界猜测,伴随市场寒冬的来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愈发凸显,当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这也预示着曾经体积庞大、需要付出高昂资金成本的独立店越来越难做。在他们看来,企业开设工厂店更像是一种“被动选择”。
其实说起来,如今不止百强,不仅是家具领域,像圣象地板等很多一线家居品牌都在他们的工厂设有产品展示专区。尽管对于“工厂店”这一叫法,他们各自看法不同,但是从店面功能上来讲,它们都承载着接受全国代理商参观、合作客户参观、顾客参观和媒体参观等功能,而且有些企业还会将工厂店作为店面销售人员的培训基地,综合利用率很高。
按品牌商们自己的话说,现在市场变化快,产品更新迭代非常迅速,有些产品不适应市场了,就必须马上做出调整。每一波新产品上线,都意味着他们要开始接待新一批的代理商,所以工厂店一直人气很旺。当然,工厂店刚走入人们视野时,顾客并不十分接受。但业内人士认为,消费本来就是一个需要慢慢引导的过程,大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消费者会慢慢接受工厂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