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 意见反馈 | 手机版
建筑装潢网
服务热线:4000168068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关注 » 正文

粤系厨电迎发展节点:两大瓶颈亟待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7  来源:中国建筑装潢网  作者:中国建筑装潢网  浏览次数:846
核心提示:  粤、浙两派基本垄断了中国厨电市场。粤派代表是华帝、万和、万家乐、樱花,浙派代表是方太、老板、帅康。   粤、浙两派厨

  粤、浙两派基本垄断了中国厨电市场。粤派代表是华帝、万和、万家乐、樱花,浙派代表是方太、老板、帅康。

  粤、浙两派厨电企业相比,浙派更胜一筹。以2015年为例,粤系厨电企业营收基本都在40亿元上下,而浙系厨电企业营收均在45亿元以上,尤其厨电老大方太,更是达到65亿元以上,且后者盈利状况普遍好于前者。

  中国厨电行业有三大显著特点:

  第一全部是家族企业。不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多已完成从创始人向二代接班人过渡。和一代创始人相比,二代管理者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视野开阔,理念先进,且多有企业管理方面的历练,综合素质高于父辈。

  二、基本不打价格战。和其他任何家电产品都不一样,厨电行业多年来似乎形成一个默契:不打价格战。故此,厨电行业平均毛利率远高于其他家电产品,对厨电行业健康发展非常有利。比如,2015年几乎所有家电企业都在抱怨“寒冬来了”,唯独厨电行业不认同“寒冬”之说。

  三、品牌集中度偏低。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厨电市场空间约为1000亿元,照此计算,即使市场表现最好的方太,市场占有率也仅有6.5%,与冰箱行业海尔市占率约30%,空调行业格力市占率约35%,彩电行业创维市占率约20%,相去甚远,说明中国厨电行业市场竞争尚不够充分。

  目前,不少厨电企业已引入或完成股权激励计划,比如方太、老板、华帝,被认为是厨电企业从家族企业向现代合伙人机制转型的标志。再用“家族企业”的眼光看厨电企业已不合时宜。

  不过,厨电产品和电视、空调、冰箱等大家电产品相比,技术含量及技术实现的难度都小得多。

  仔细研究厨电企业竞争力结构不难发现,产品要素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谁处于主导地位?一是公司治理结构,即企业能否建立先进的企业管理机制、组织结构、价值导向;二是品牌形象(包括“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两个层面)能否做到与时俱进,赢得年轻消费群体的认同。

  如果这两点都做到了且做得不错,一般来讲,这个厨电企业的业绩及市场表现一定不错;从反面看,那些在竞争中渐趋败落的厨电企业,往往是因为这两个方面没能做好。

  浙系厨电企业近年来好于粤系企业,一般认为与其较早地建立了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领先的品牌及市场竞争意识息息相关。

  这实际上意味着,粤系厨电要想赶上或者超过浙系同行,必须在治理结构和品牌形象两个层面狠下功夫。

  以粤系厨电代表型企业华帝为例,该企业2015年9月发生所谓“政变”,大股东潘叶江发起股东大会,实现对原董事长的取代,一举结束华帝长达多年的“七君共治”权力格局。

  业界普遍认为,华帝近年来行业地位的下降,与其治理结构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有很大关系,“共治”的权力结构,看起来既温情又充满人情味,却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市场竞争,客观上加速了华帝企业走向变革。

  从目前看,华帝变革效果已经开始显现。2016年一季度,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6亿元,同比增长14%,略低于全年平均增幅15%的目标;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31%,高于全年平均增长25%的目标。

  可见,一个企业一旦理顺了治理结构,将释放出令人惊奇的生产力。

  要求粤系厨电企业从治理结构、组织模式、产业布局、产品理念、竞争方式,实施“痛彻骨髓的变革”很难,但值得推进。

 
关键词: 建筑装潢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3756号

©2013 建筑装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中文网址:中国建筑装潢网.com
本站通用网址和无线网址:建筑装潢
服务邮箱:690241594@qq.com   
安卓版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