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以来,记者连日调查发现,知道《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新规的人少之又少。另外,新规虽有规范,但并未提出惩罚措施。业内人士提醒,家装行业“水”忒深,打算装修的市民一定要擦亮眼睛。
在市区买房的市民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受,辛辛苦苦攒了一笔钱,买了一套房,有了自己的家,可接下来的装修,难免让市民心中多了一丝丝担忧。市民担忧的原因大多与目前混乱、参差不齐的装修市场有关,担心装修公司乱加价,担心装修后出现问题,担心家居货不对板,担心赔偿太难等。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9月1日,由国家商务部颁布实施的《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国内贸易标准实施,对装修公司加价幅度、装修包修期、家居售后问题三大家居黑幕均有明确规定。
如何识别装修中的猫腻
“一说到装修,好多人的头都大了。原因很简单,装修里的猫腻太多了,让人防不胜防。”河南大地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师皇甫女士向记者简单列举了四项装修中的猫腻事儿。
问题一:以次充好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多半发生在装修的全包或半包工程中。虽然很多消费者都在装修之前的合同中要求装潢公司,对洁具、厨房用品、地板和油漆等规定了具体的品牌,但是很多都没有详细到具体的型号和规格,也没有规定这些品牌的购买地点,所以一些装修公司就会用假冒的品牌替代,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各种品牌、具体的型号不可能一一了解,所以往往被蒙在鼓里。
对策:在合同中写明具体的品牌型号、购买地点,购买时也要亲力亲为。在收款凭据上要特别注明建材产品的名称、等级、品牌,并索取质量责任单。
问题二:吃回扣
装潢公司人员往往会把消费者带到他“熟悉”的某建材商那里,理由也常常是那里“便宜”。消费者实地一看,也往往会真的看到比外面便宜的价格,比如外面卖280元的地板,这里只卖250元。却不料,装修人员在实际丈量地板尺寸时,早已暗暗“放松”了皮尺,多算了几平方米。
对策:不要听装修工的推荐,也不要让他陪同,应自己前去购买材料。或者请熟识的行家一同前往,查看进口或国产商品可以要求验看报关单。
问题三:多算面积
多算面积的现象可谓相当“普遍”,也是装修公司的“利润之源”,而且多半是在消费者的眼皮底下发生。丈量装修面积的工作都由装修工人代劳,而消费者一般只是在旁边观看。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本来10米的长度被装修工人“放”成10.05米。数字差距细微,但是积少成多。特别是墙面、地面等面积大的地方最容易被装修公司做手脚,消费者往往只注意了价格,而忽略核实工程量。
对策:自己亲自丈量面积,仔细核对。
问题四:偷工减料
偷工减料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对辅料的处理上。由于辅料单价较小,数量分散,装修完工后都在外装饰的背后或里面,因此消费者一般不会留意这些小东西,加上施工人员手脚麻利,东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整体结构就已经封合了,钱也在不明不白中花出去了。
对策:对装修全过程进行监督。
【新规】三项规定与市民息息相关
今年9月1日起,国内首部有关家居行业的贸易标准《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正式实施。在“通用要求”部分,主要从企业资质、商品的明码标价和承诺方面,及时解决顾客投诉,及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品牌和服务评价方面的内容。
“家居销售”部分,主要从销售商的质量保证、建立赔付制度、与供应商共同承担责任,以及家居用品制造商从服务承诺、定制测量、商品说明等提出规范化要求。
“家居装饰服务”部分,则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从消费者切身利益出发对家居装饰装修的过程提出要求,其中包括家装行业前期服务阶段、项目管理和工程施工规范、验收交付和售后服务规范,明确了有关的设计、合同约定、项目收费、质保期、环保验收、售后服务等相关责任。
新规要求,装修公司出具工程合同预算报价书,不应在工程项目、工程数量上出现漏报、少报的情况。出现工程项目漏报情况,由装修公司承担相应责任;出现工程数量少报情况,若少报金额超过合同金额的8%,超过部分由装修公司承担(顾客主动要求增加的项目除外)。
新规规定,家装公司必须向顾客明示地板、门窗、吊顶等的具体包修时间和包修范围。装修基础工程至少2年包修,防水工程至少5年包修。在包修期外长期为顾客提供维修维护服务,相关项目收费应明码标价。同时,家居卖场应执行先行赔付制度,在商品出现瑕疵或缺陷时应及时给顾客退换或赔偿,在销售商离场后仍须为顾客提供相应的售后和维护服务。
【调查】装修超支已成普遍现象
新规实施已两个多月,市民对其是否了解?11月份以来,东方今报记者深入到多个小区调查采访。
说起装修那些事,准新郎薛先生一脸无奈地说:“都是在我原先没想到的小东西上超支,比如窗户要装铝合金的,插座面板要另买,还有一些卫浴用品,装修公司时不时让你换更好的材料,又要另外加钱。”
据薛先生介绍,他的新房在焦作市新区某小区,面积约100平方米,选择的是全包,装修公司报价8万元,主材辅材人工费全部包含在内。眼下,装修即将完工,装修公司告知已经超支,装修总支出近10万元。薛先生说:“一开始也考虑到花费超支的问题,还将装修报价和身边有经验的朋友商量过,但如此高的超支让人无法理解。”
当记者询问是否知晓《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规定的合同总价不能超出8%时,薛先生更是疑问地说,“啥时候出台的这规定?我要去找装修公司讨个说法。”
记者调查得知,装修超支目前在焦作市区已是普遍现象。家住四季花城小区的李先生当初的装修预算是7万元,可最终下来超支了近两万元。“一部分装修者在装修过程中,临时改变当初的方案主动超支。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家装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然后在施工中层层加码,最后业主被迫超支。”河南大地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师皇甫女士介绍了出现装修超支的两种情况。
“新规的出台,应该可以遏制部分小公司乱加价的行为。”皇甫女士认为,有时候装修费用超出合同预算,其中有一些原因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比如材料涨价,还有业主主动要求增加项目,只要是业主和装修公司协商好,做到账目分明,应该不会有大的纠纷。
【曝光】不正规装修公司四大常见“谎言”
曾经装修过房屋的市民,大多受到过装修游击队和小公司的欺骗,出现大幅增项、劣质装修的情况。事实上,一些不正规的装修企业采用低价吸引的策略、隐瞒的手段让消费者动心,事后却引发大量的纠纷和矛盾。为此,记者咨询了东方今报焦作读本建材家居栏目的孙笠源经理。他列举了不正规装修公司的几种常见“谎言”,并为打算装修的市民支招。
谎言一:“不会让你超出预算”
装修前,市民总有一个心理预算,而装修公司往往拍着胸脯保证说,“放心吧,绝对不会让你超出预算。”然后市民像吃了定心丸一样,觉得可信。但如果不细心,且没有足够专业知识的业主就会被蒙蔽。
李先生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个装修公司,经不住装修公司的忽悠,也未曾仔细看过细项,就草率定了一个价格15万元的合同,包括基础装修、影视墙、家具以及一些软装配饰。当时觉得挺划算,结果结算时被告知总体装修费用达18万元多。装修公司表示,15万元只是按照当时情况给的一个估值,具体尺寸还要以实际发生的为准,李先生认为这个说法不能接受。
支招:选择家装公司时需要找有正规营业执照、施工资质、口碑较好的公司,且签订合同这一步很重要,装修款项不能只凭销售人员预估,而是在装修前要求出具具体报价单,写入合同。目前一些家装公司在签订施工合同前,通过现场实际测量得出数据进行预交底,杜绝了预估工程量签单所引起的增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