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不应只关注建筑本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秦佑国认为,绿色建筑评价是要论证这个建筑建设的必要性,建筑面积和建筑标准是否得当,建成以后的使用情况如何,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不能以单位建筑面积来衡量,或用人均指标来进行衡量,不能单单从建筑自身来衡量,还要以使用情况来衡量。
他举例说: 一些政府机关,尤其是县政府大楼,面积过大、标准过高。还有各地的大剧院使用频率很低,新建场馆赛后利用率很低。尽管这些建筑也采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单位建筑的耗能也不高,但是它的使用频率、效率很低,人均消耗能源很高。我们应该拒绝这种华而不实的绿色建筑。
他认为,建绿色建筑更多要关注普通建筑,将冬天的保温、夏季的隔热、自然通风、建筑隔声、垃圾收集、供水保障、降低采暖费用、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等应用于建筑。因为普通建筑量大面广,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环境的影响大,是建筑生态和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关系到广大民众生活环境。
谈及绿色建筑评价,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袁镔认为,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的评价是有差别的。绿色建筑更多地评价建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满足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要满足人的健康要求,要评价建筑与自然生态的要求。当然也应有一定的艺术性,不能太丑陋。
究竟绿色建筑需要有哪些艺术特点呢?袁镔表示: 绿色建筑艺术需要与被动式节能技术相结合,与生态材料相结合,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例如贵州石板瓦的老房子,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新与旧的融合,既为古朴的建筑增加了美观、时尚的元素,又提高了建筑使用功能,一举两得。
绿色建筑不是技术的堆砌
当前,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越来越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林波荣认为,不能紧紧依靠评价,还必须从设计源头抓起,开展设计新流程、新技术以及多专业协同的研究,推动绿色建筑在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
第一,我们要重视设计优化。40%以上的节能潜力来自于建筑方案阶段的设计,这是国际能源署得出的结论。通过很多建筑的调研,60%以上的节能都在方案阶段就已经确立,如果不对此有所重视,之后的工作往往事倍功半。
第二,研究设计与创新技术的集成。不是简单做一个技术的拼接、简单的堆砌,而是把一些新技术划为建筑设计的一个源泉、一个元素,成为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技术探索,一是建筑形态方面的探索。二是建筑空间即室内空间的情况。三是表皮的研究。同时,在发展绿色建筑过程中,关于绿色建筑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在性能导向成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的时候,设计也应该敢于尝试。一是新流程、新技术、多专业协同,不同阶段落实。二是数据导向、性能优先的结合。三是被动技术的创新、主动技术的创新,实现主动与被动的结合。
对此,秦佑国也有同感: 技术策略要抓好主要矛盾,多采用被动式的措施。不能技术堆砌、片面追求高技术。要针对各地的气候条件、资源状态和技术经济水平,通过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采用能源措施。这是夏热冬冷地区普通住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秦佑国提出,节约土地要考虑生态足迹和土地生态价值。我国还有8亿农村居民的住宅,对农村住宅既要挖掘传统农居、顺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也要看到现在农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巨大改变。因此,要探索适宜的绿色节能技术策略和农村节能措施。
像中医学一样调节阴阳平衡
一直致力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栗德祥提出: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推广普及低碳绿色建筑,我们要找到一些理论根据,我认为,一是协同理论,第二是中医学理论,第三是生态位理论。 发展绿色建筑需要注重协同。中医学的最基本观点是整体思维,阴阳平衡,自然合理,相生相克。它的原则是重在调解阴阳平衡。我们的人体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 不知已病治未病 ,这是预防的好处。中医学理论实际与我国城市系统是非常相似的。生态位理论的内容是,占据适宜生态位才能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利用适宜的现实生态位,积极转化潜在生态位。
设计低碳绿色建筑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物资资源、技术资源和文化资源,创造适应地方气候、功能合理、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建筑,建筑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气候分析的结果优先采用被动式的设计策略,让自然做功,达到健康舒适、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