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乡镇、集体企业改制浪潮中,陶瓷生产线的承包生产模式曾火爆一时。一部分或熟悉生产技术、或善于经营管理的陶业有识之士通过租赁生产线掘取了第一桶金,在陶业江湖中率先开始攻城掠地,成为他们事业的起点,不少人因此功成名就。甚至就某种程度而言,彼时的租赁生产为此后我国建陶行业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如今,曾经成就了一大批人和企业的生产线租赁模式在近两年再度火热,在一些生产企业出现经营问题的同时,一批懂生产技术、懂市场营销的陶业人再度联合出击,以一种深度合作的模式承包生产线、开拓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两年来,全国各大产区密集出现了多起生产线租赁事件。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在广东产区至少有5家企业近20条生产线被承包;在泛高安产区,已有宜丰瑞明、欧尔玛、领先、凯杨、清源陶瓷以及高安中瑞、威臣、老红梅陶瓷等陶瓷企业的共计17条生产线被承租;而在四川,也有包括科达、裕兴、华鹏、三鼎、美乐、银和等企业共10多条生产线完成了转租;此外,据淄博多位业内人士估算,截止目前,淄博产区约有20余家企业近50条建陶生产线处于租赁合作状态;该人士透露,如今这样的租赁模式在福建产区也极为普遍。
有资深从业人员将近两年热度再度拔高的生产线租赁模式看做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但是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租赁模式对行业的影响将更加复杂。有人认为这种模式让很多原本岌岌可危、甚至面临倒闭的陶瓷企业渡过了难关,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有人反驳,指出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模式,长此以往必将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低价恶性竞争等。
对于新形势背景下的生产线租赁模式,行业人士如何看待?又有哪些担忧?
质疑1:出租生产线能否救企业于危局?
“如果能正常运营,谁会愿意把生产线租赁给他人生产”。正如夹江某抛光砖生产企业老板陈铭(化名)所言,出租生产线的陶瓷企业多处在经营困境中,甚至有些背负着巨额的债务无力偿还,为了避免停产倒闭而引发的激烈矛盾,重压之下的陶瓷企业不得不寄望于出租生产线获取租金以偿还债务。
但是这是否能帮助企业解决债务问题、于危局中挽救企业?
据本报记者从各产区收集的信息显示,生产线租赁的价格虽然因产地、产能、设备条件、窑炉长短而有所区别,但普遍来说均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生产线承包的价格标准主要是依据窑炉的长短,以目前比较普遍的价格是2000元/米每月”。一位资深从业人员向记者介绍到,按此价格计算,拥有300米窑炉的生产线每年的租赁费用约在700万元/年左右。
多位受访者对这一点表示认可。因此,在生产线规模较小、窑炉较短的山东淄博,当前每条生产线的租赁价格一般在400~500万元/年,而生产线规模较大、窑炉较宽较长的江西高安产区,每条线的承包费基本处在800~1000万元/年之间。
而这样的费用,对于部分负债动辄数亿的陶瓷企业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以一家拥有10条生产线、负债5亿的陶瓷企业为例,按照每条生产线700万元/年的租赁费用计算,也需要7年才能勉强偿还债务,而且这必须建立在工厂的生产设备保持良好运转状态的前提下”。上述从业人员分析道,出租生产线并不是挽救企业的良招,而是濒危企业的无奈之举。